学院新闻

我院张乃根教授出席亚洲国际法学会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2024524日至25日,亚洲国际法学会主办哈萨克斯坦NARXOZ大学和KIMEP大学共同承办的《亚洲与国际法:历史进程与进步发展》(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 Historical Legacy 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学术研讨会在阿拉木图举行。亚州国际法学会会长Pham Lan Dung女士、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科技事务顾问Kunsulu Zakarya先生、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Daniyel Vaissov先生等出席并致辞。来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约两百位专家学者参会。

亚洲国际法学会阿拉木图研讨会开幕式

维多利亚vic003特聘教授、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张乃根是亚洲国际法学会咨询理事会的新任理事,并作为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应邀出席此次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做一场主旨发言和主持一个专题研讨。

张乃根教授与亚洲国际法学会会长、秘书长以及参会咨询理事会理事合影

在开幕式之后的“咨询理事专场”学术报告中,张乃根教授就“亚洲国际法抑或国际法在亚洲:辨析与比较”(Asian International Law or International Law in Asia: Analysis and Comparison)作了主旨发言。

张乃根教授作专场主旨发言

张乃根教授的发言主要通过回顾国内外对亚洲国际法抑或国际法在亚洲的问题已有研究,尤其是针对日本学者主张1895年马关条约使得朝鲜彻底脱离古代中国“朝贡制”,而形成所谓“跨文明”国际法,并主导了20世纪的亚洲国际法的观点,辨析了产生于欧洲17世纪初的国际法,既有“公海自由”这样至今仍具有适用性的普遍性全球国际法,也有随着欧洲列强在海外拓展其殖民地而传播的欧洲中心论国际法。所谓“跨文明”国际法和亚洲国际法实际上是日本追随欧洲列强,侵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包括根据马关条约及之后条约,霸占中国台湾、朝鲜为殖民地,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鼓吹“大东亚共荣圈”。日本企图主导所谓亚洲国际法,已被历史淘汰。张乃根教授比较美国独立后秉承英国殖民时期已适用的国际法,发展了在美洲的国际法,并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特别是主导起草《联合国宪章》,对一般国际法做出了超越区域和国别的贡献。这启示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应立足中国和放眼世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法在亚洲的发展作出贡献。张乃根教授观点鲜明、依据充分的分析与比较,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通过提问讨论和索取发言稿等,相互展开交流和探讨。